以枣为媒助增收 第二十七届沾化冬枣节开幕
齐鲁网·闪电新闻9月27日讯秋分时节,瓜果飘香。9月26日,在“枣逢金秋·乐享丰收”滨州市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二十七届沾化冬枣节上,展示了冬枣的好“丰”景、枣农的好奔头。
齐鲁网·闪电新闻9月27日讯秋分时节,瓜果飘香。9月26日,在“枣逢金秋·乐享丰收”滨州市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二十七届沾化冬枣节上,展示了冬枣的好“丰”景、枣农的好奔头。
滨州日报/滨州网沾化讯近日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戏,携千年韵律走进沾化区富源中心学校,让非遗资源沁润基础教育,为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活态传承开辟新径。作为中华戏曲艺术的活态瑰宝,渔鼓戏以简板击节、渔鼓叙事的独特演绎形式,承载着鲁北大地的人文脉络与道德智
随着新学期的钟声敲响,山东各地中小学纷纷迎来别具一格的“开学第一课”。这些课程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,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为青少年打开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的大门,在他们心中播下传承与创新的种子。
滨州日报/滨州网沾化讯新学期伊始,为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常态化开展,织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“防护网”,助力滨州市 “心安城市” 建设落地见效,滨州市沾化区司法局精准对接青少年群体法治需求,走进富国实验学校开展 “开学第一课 法治护成长” 专题活动,以 “非遗
滨州市政会议中心的长廊与沾化党性教育基地的展厅内,本土画家创作的《黄河明珠大美沾化》《枣乡长歌》静静陈列,引得观者驻足凝视。画中,革命先烈群雕巍然矗立,冬枣文化地标熠熠生辉,渔耕盐田故事徐徐铺展,既生动再现了沾化儿女代代相传的奋斗史诗,又深刻融入了当地提炼的冬
滨州市政会议中心的长廊与沾化党性教育基地的展厅内,本土画家创作的《黄河明珠大美沾化》《枣乡长歌》静静陈列,引得观者驻足凝视。画中,革命先烈群雕巍然矗立,冬枣文化地标熠熠生辉,渔耕盐田故事徐徐铺展,既生动再现了沾化儿女代代相传的奋斗史诗,又深刻融入了当地提炼的冬
5月是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月。这些年,总有人说“移风易俗难”,难在旧习惯根深蒂固,难在“面子”比“里子”重要。可看看身边的变化,从乡镇乡村到城市社区,这股新风其实早就吹进了千家万户。
眼下,沾化渔鼓戏剧团正排练新戏《老人心》,戏剧讲述了留守老人期盼孩子常回家看看的故事,通过生动的情节将厚养薄葬的观念传达给观众。该剧将陆续在沾化区438个行政村展演。